拜城县人民法院:"法院+工会”聚合力 高效为22名工人解"薪”愁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多元解纷机制改革中引领作用和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调解的职能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近日,拜城县人民法院运用“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诉前成功调解了22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涉案金额40余万元,发挥了高效、快捷、低成本的纠纷优势,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23年2月起,艾某、吐某等22名工人进入拜城县某煤矿工作,工作岗位是采煤工,一直工作到2024年3月,后煤矿未能发工资。艾某、吐某等22名工人应付工资总额为60余万元,除已支付的工资外,煤矿还拖欠艾某、吐某等22名工人40余万元的工资未付。艾某、吐某等22名工人曾多次到煤矿要求支付剩余工资,煤矿仍拖欠未付,某、吐某等22名工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遂将煤矿诉至法院。要求判令煤矿支付拖欠工资40余万元。
拜城县人民法院收到该案件后,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尽快使劳动者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拜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张新伟立即联系拜城县总工会的调解员一起进行诉前调解。拜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张新伟与拜城县总工会的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面对面”的调解,通过不断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出具调解书。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能够煤矿及时主动履行义务,实现一次性调解、一次性解纷的良好效果。通过该系列案件快办的方式,“法院+工会”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了半天时间速调22起案件,及时解决了让农民工忧心已久的工资问题。
近年来,为进一步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拜城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劳动争议维权新模式,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预警联动,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设立“劳动争议专业法庭”,将“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解纷新模式融入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中,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在减轻劳动者诉累的同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下一步,拜城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与县总工会加强沟通协作,多方联动,积极探索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新途径,将“诉”和“调”有机结合,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作者:艾合买提·托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