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 挽亲情

实况网   2024-08-08 14:54:1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今天这事都怪我考虑不周,我们姐妹的矛盾能够化解谢谢你了,以后有事我们一定好好商量。”古某某懊悔地对法官说。近日,拜城县人民法院赛里木法庭法官艾合买提·托胡提经过耐心劝说双方,并详释相关法律规定,最终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姐姐向妹妹借款而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了家庭和谐。

古某某、买某某为姐妹,住拜城县托克逊乡某村,姐姐顾某某在拜城县开店,因开店资金周转,2022年2月向妹妹借款10万元。后妹妹买某某多次找古某某偿还借款,古某某以各种理由拒绝偿还,后妹妹买某某联系不上姐姐古某某。妹妹看在姐妹的份上,一直想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此事,姐姐古某某与妹妹买某某多次吵架,去过村委会、司法所等部门,均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后妹妹买某某无奈将姐姐古某某诉至法院。

拜城县人民法院赛里木法庭案件受理后,赛里木法庭艾合买提·托胡提仔细阅读了卷宗材料,详细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考虑到双方有亲情关系,如果判决此案,不仅双方的亲情分无法修复,反而会将双方的矛盾加深,起不到好效果。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法官一方面及时疏导双方的对立情绪,避免发生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做好释法明理工作,从拒付欠款将承担法律责任角度分析。同时抓住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亲情关系,要求双方都静下心来,强调亲情关系的重要性,不要因为“钱”伤了曾经的姐妹感情。办案法官再多角度地向双方讲述法律知识,让姐姐古某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耐心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打开了心中的疙瘩,化解了心中的矛盾。姐姐古某某同意支付欠付妹妹的欠款并签署调解笔录、调解协议。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双方分裂了两年多的姐妹情分也得到了修复,该案的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法官后语:一母同胞,情同手足。一直以来,拜城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司法理念,重视家事纠纷化解,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为导向,切实把调解工作做细做实,努力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弥合亲情,维护家庭和谐,传递司法温情。作者:艾合买提·托胡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leenoez4@21cn.com